品种来源: |
黄华占/粤泰13 |
审定单位: |
广东、海南、广西 、湖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|
审定编号: |
粤审稻2011023、琼审稻2013017、桂审稻2017030、鄂审稻 2017019 |
适合推广月份: |
3月、4月、5月、6月、7月、8月、9月、10月、11月 |
适宜推广区域: |
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、晚造种植。
|
在广东省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,整精米率高、腹心白少、外观品质优、米饭软滑适口,具体指标:整精米率71.8%~73.0%,垩白粒率3%~6%,垩白度0.5%~0.9%,直链淀粉17.3%~18.2%,胶稠度70~82毫米,长宽比3.3~3.5,食味品质分80~81分,抗倒性好,后期熟色结实好,适应性广。
2009年、201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,平均亩产分别为420.72公斤和437.82公斤,比对照种粳籼89分别增产6.05%和7.86%,增产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;
2012年早造首次参加海南省区试,平均亩产512.36公斤,比特籼占25(CK)增产3.57%,达显著水平,2013年早造续试,平均亩产445.72公斤,比特籼占25(CK)增产5.03%,达极显著水平,增产点比例100%;
2015年晚稻参加广西常规稻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463.6千克,比对照柳沙油占202增产6.38%,2016年早稻续试,平均亩产455.4千克,比对照柳沙油占202增产7.76%,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3.7千克,比对照柳沙油占202增产10.20%。
近两年累计推广规模 |
106.2500万亩 |
累计带动农户 |
183334户 |
2021年亩均产量 |
500公斤、株/亩 |
2021年平均产出单价 |
3元/公斤、株 |
生长特性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
特征特性:感温型常规稻品种,在广东省种植早造全生育期约128天左右,晚造平均全生育期约112天,株型紧凑,抗倒力强,后期熟色好;科高97.0~97.9厘米,穗长21.3~21.4厘米,亩有效穗19.4~19.7万穗,每穗总粒数122~124粒,结实率87.1%~88.0%,千粒重22.0~22.6克。
抗病性:高抗稻瘟病,中B、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92.31%~100%、100%、97.06%~100%,病圃鉴定穗瘟1~2.5级,叶瘟1.5~2.3级;中抗白叶枯病(Ⅳ型菌3级,Ⅴ型菌5~7级)。
栽培(养殖)要点
早施重施分蘖肥以增加亩有效穗数;浅水分蘖,够苗晒田,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,后期保持湿润,防止断水过早。
获得荣誉及其他注意事项
1.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(2016-2021年)
2.广州市农业主导品种(2012-2016年)
3.“国标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粤农丝苗等在广东省的推广应用”2017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
单位名称: |
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|
联系人: |
何秀英 |
联系电话: |
02085266185;13672459163 |
邮箱: |
hexiuying@gdaas.cn |